1991年12月的某一天,时任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亲自指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巴卡京,将美国驻苏联大使施特劳斯召至国家安全委员会,并将一个封闭的材料袋交予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拆开材料袋,发现里面竟然是一份详细标注了苏联克格勃在美国大使馆内安装的窃听设备分布图,以及这些窃听器的技术说明书。
拿到这些材料后,施特劳斯并未表现出任何激动之情,只是礼貌地与巴卡京握手,随后用外交辞令意味深长地说了两句话:“美国非常认可你们的举动,不过遗憾的是,我们不会效仿。”
展开剩余90%施特劳斯的话含义明确,美国对苏联停止窃听表示赞赏,但美国不会停止对苏联甚至俄罗斯的监听行动。
换言之,无论苏联是否停止窃听,美国都会继续监听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的动向。
这两句话透出一种胜利者高高在上的傲慢和对失败者的嘲讽,这种轻蔑的态度,令任何一个有血性的民族都难以忍受。
当时在克格勃工作的普京听到施特劳斯的话后,内心非常痛苦,久久难以释怀。
普京认为巴卡京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苏联及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更暴露出巴卡京在情报工作上的经验不足,作为情报部门的领导者,缺乏应有的国家责任感。
2022年8月1日,巴卡京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4岁。
他去世后的次日,《俄罗斯报》发表评论文章,题为《巴卡京如何摧毁了克格勃?》,指出巴卡京将监听设备交给美国的行为给苏联和俄罗斯带来了巨大损失,是对国家利益的严重破坏。
文章还批评称,如果巴卡京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绝不会接受如此政治决定;若有强烈的国家意识,他至少会选择辞职,免得被贴上“叛徒”的标签。
《俄罗斯报》作为俄罗斯政府的官方机关报,拥有极高权威,是唯一有权刊登重要国家法律文件的媒体。
从这家权威媒体的评论中可以看出,至今俄罗斯总统普京依然未忘,也未原谅巴卡京当年出卖监听设备给美国的行为。
回顾历史,苏联对美国的情报工作曾极为成功,曾创造辉煌。
二战结束不久,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冷战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从1947年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到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冷战持续了四十余年。两国虽未正面交锋,却通过代理战争、科技军备竞赛及外交角力等多种方式相互制衡。
这四十年间,双方都投入了大量间谍和特工,试图通过秘密战线控制对手,争夺全球霸权。
在众多间谍事件中,令苏联人最引以为傲的是1945年至1952年间,克格勃利用一种名为“金唇”的窃听器,成功实施了代号为“自白”的行动,对美国驻苏大使馆进行了长达八年的监听。
这一窃听行动不仅是克格勃的杰作,更使美国中央情报局颜面尽失,被誉为世界间谍史上的经典传奇。
早在冷战开始之前,斯大林便命令克格勃领导人贝利亚不惜一切代价窃听美国大使馆,尤其是当时美国驻苏大使卡里曼的办公室。
贝利亚设计了代号“自白”的行动方案,并研制出性能卓越的“金唇”窃听器,向斯大林保证这款窃听器效果惊人。
“金唇”外形像一只小蝌蚪,体积极小,便于隐蔽,当时任何反窃听设备都无法探测它的信号,它能接收300米以内的微波脉冲信号。
贝利亚自信满满地称,“金唇”代表世界窃听技术的巅峰,美国人绝不会想到苏联掌握如此先进的窃听工具。
研制完成后,克格勃将美国使馆附近的居民全部替换为自己的工作人员。
几个星期内,这些新居民楼顶和阳台经常能见到“家庭主妇”们晾晒干净的地毯和被褥,这些日常景象没有引起美国人的任何怀疑。
每晚傍晚,当这些“家庭主妇”收被时,会无意中朝楼下拍打灰尘,附着在被褥上的“蝌蚪”窃听器借机随灰尘飘入美国使馆院内。
这种巧妙的手法帮助克格勃成功实现了对大使馆大部分区域的窃听任务,但如何将“金唇”装入卡里曼大使办公室仍是难题。
克格勃特工曾设计多项计划,包括制造火灾,伪装消防员进入大使馆安装窃听器,然而此举被大使馆保安发现并拒绝进入,计划失败。
另一方案是将窃听器藏于礼品中送给美国大使,但美国人高度警惕,虽然收下了苏联外交部赠送的檀木盾牌、猛玛象牙等礼物,却均被存放于储藏室。
面对失败,贝利亚灵机一动,命令工匠用珍贵木材制作一枚美国国徽,将“金唇”藏于其中,选择适当时机赠予卡里曼大使。贝利亚坚信大使不会把美国国徽随意放进地下室。
此计划选在1945年2月,当时斯大林、罗斯福与丘吉尔正在雅尔塔召开决定世界格局的会议。
苏联宣布在克里米亚举办“阿尔台克全苏少先队健身营”开营典礼,并邀请罗斯福和丘吉尔参加。
虽然两位领导无暇出席,必定派遣驻苏大使代表出席。
典礼隆重而热烈,卡里曼大使应邀上台讲话,随后苏联少先队员用英语合唱苏、美、英三国国歌,将气氛推向高潮。
随后,少先队员抬着由名贵紫檀木制成的巨大美国和英国国徽,送到两位大使面前。
斯大林秘书勃列日科夫介绍,这些国徽由多位顶尖工匠纯手工制作,象征苏联少年儿童对两国抗击法西斯的感谢。
一名美丽的苏联女少先队员恳切地请求大使将国徽挂于办公室显眼处,让每天上班的他们感受到苏联儿童的心意。
卡里曼大使当时毫无怀疑,欣然应允,将这枚国徽高挂于办公室墙上,视作苏联儿童对美国友谊的象征。
这枚国徽自1945年一直挂到1952年,历经四任大使,始终无人怀疑。它日夜监听着大使办公桌后方的所有通话。
直到1953年,一位克格勃高官叛逃美国,才令美方发现大使办公室里隐藏着窃听器。
为了保全面子,美国选择隐瞒此事,没有公开这一窃听丑闻。
“金唇”及国徽随后被秘密送至五角大楼。美国派出专家试图破解其技术,但未能成功。
艾森豪威尔总统下令将窃听器及国徽封存于中央情报局博物馆,这成为美苏情报战中美国人心照不宣的耻辱记忆。
冷战期间,除了苏联对美国使馆的窃听,美国也对苏联驻美使馆展开反窃听和监听活动。
1984年11月,苏联外交官阿列克谢耶夫被派至美国大使馆担任三等秘书。美国联邦调查局视他为重要情报来源,企图通过他获取苏联情报。
一天早晨,阿列克谢耶夫发现忘带车钥匙,返回卧室取钥匙时,意外发现床底露出一双穿皮鞋的脚,怀疑是美国特工正在安装窃听设备。
他悄悄退出房间,藏身于空房间静候。十分钟后,一名穿电工服的男子从房间溜出。阿列克谢耶夫检查床底,果然发现窃听器。
他并未拆除窃听器,而是向多勃雷宁大使报告。苏方指示他假装不知情,故意向美方传递假情报。
此后,阿列克谢耶夫成功向美方输送大量虚假信息,令美国中情局陷入混乱。
除了苏联外,美国还广泛利用驻外使馆在所驻国搜集情报。
2010年11月,维基解密曝光超过25万份美国驻外使馆电报,揭示美国在情报收集及政治军事战略方面的秘密行动。
涉事国家包括中国、德国、伊朗等。文件中提到德国总理默克尔被描述为“回避风险且缺乏创造性”,伊朗总统内贾德则被比作希特勒。
维基解密特别注释:“美国使领馆是其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杠杆交易平台哪个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